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

2024-11-17 21:45:55 | 青橄榄

今天青橄榄小编整理了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介绍如下:

个人陈述范文一:

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掌握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形成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我学习成绩优秀,关心集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学校优秀学生干部,XX区区级优秀共青团员。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获得过长跑比赛二等奖,合唱比赛一等奖。因表现优异,两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在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被高新区文教局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无论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和照顾他们,与同学们建立了融洽和睦的关系。

我性格开朗,思路开阔,兴趣广泛,爱好读书、写作、摄影、演讲等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去年,我的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了《xx日报》和《xx晚报》上;在学校组织的“感恩父母”主题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诗歌朗诵比赛获得一等奖;“爱我xx”摄影、书画、作文展活动荣获作文和摄影两个一等奖。

高中三年,是我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我增长了知识,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了远大理想。在学校里,我不但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还从老师、同学那儿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学校用荣誉和鼓励予以肯定,让我在人生的黄金时代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使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自信的阳光少年。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

报考强基计划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报考强基计划时,以下几点需特别注意:
1. 熟悉招生政策:认真研读官方发布的招生简章及政策文件,确保对招生对象、报名条件、选拔流程等有清晰理解。
2. 提前准备报考材料:根据报名要求,整理好成绩单、荣誉证书、个人陈述等必要材料,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 密切关注报名时间:强基计划的报名周期短,需密切关注招生单位发布的信息,以免错过报名截止日期。
4. 合理规划备考时间:考虑到选拔可能包括笔试与面试,应提前规划备考时间表,进行全面的复习准备。
5. 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强基计划强调学生的全面素质,除了学术成绩,还应培养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6. 积极参与相关活动:通过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竞争力。
7. 面试准备至关重要:若进入面试环节,需提前了解面试内容和形式,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模拟面试和自我介绍练习。
8. 注重面试中的个人形象与礼仪:面试时,着装得体、言行举止恰当,以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
9. 深入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在报考前,应多方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相关信息,以便在申请时更好地展示个人兴趣和适应性。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

综评和强基可以一起报吗

青橄榄(https://www.zqrqg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综评和强基可以一起报吗的相关内容。

综评和强基可‌‌以同时报名。 青橄榄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特殊途径,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是两个独立的招生项目,不冲突,所以考生可以同时报名。在报名方面二者是不同的系统,报名上是不冲突的,而且综合评价是没有限报数量的。

两者在报考流程、招生专业、录取方式、录取批次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和不同。强基计划在自主招生工作经验和综合评价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创新。在录取方式上也是采取根据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在成绩组成和占比分布上不同。

在报考流程上,强基计划与上海综合评价更相似,都是在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划定校考资格名单,校测后根据考生志愿确定录取名单。在招生专业上,强基计划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畴,且考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综评的报名材料:

1、证件、照片。考生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片。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彩色。

2、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准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证明。

3、在校成绩。在校成绩具体为:高一第一、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高二第一、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模拟考试成绩。

4、基础资料。基础资料中包含个人信息、父母信息、中学信息、教育经历等。

5、高中阶段的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一般指高中阶段参加赛事所获得的奖项证书等可以证明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材料。

6、自荐信/个人陈述。自我陈述字数一般在800-1000字左右,撰写时一定要围绕自身情况和招生简章要求。

7、推荐信。部分院校需要提交推荐信,一般由学生的班主任、任课老师、课外活动指导老师等叙述学生特点及推荐理由,建议加盖学校公章。

8、其他可证明考生综合素质的证明材料。

9、报名申请表。报名申请表包括考生个人情况、联系方式、中学就读信息、成绩情况、获奖情况、参与活动情况及志愿选择等。

以上就是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青橄榄。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青橄榄:www.zqrqg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自我陈述怎么写”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个人陈述怎么写
强基计划个人陈述怎么写

强基计划个人陈述怎么写 强基计划个人陈述可以参考以下范文进行写作: 强基计划个人陈述范文一: 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掌握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形成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我学习成绩优秀,关心集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学校优秀学生干部,XX区区级优秀共青团员。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获得过长跑比赛二等奖,

2024-10-14 20:43:24
强基计划学科潜质陈述怎么写
强基计划学科潜质陈述怎么写

强基计划学科潜质陈述怎么写 强基计划学科潜质陈述怎么写如下: 1、自己的基本信息 要简单描述自己的基本信息,表达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经历。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情况不要过多透露,因为家庭情况不是初审的标准,而且还有损害公平性的嫌疑。 2、兴趣爱好特长 俗话说“对症下药”,填写自身特长一定要围绕专业和学校来写。比如报考理工类院校,报考理工类专业,就多多展现自己

2024-10-20 15:55:41
学生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
学生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

学生自我陈述报告怎么写? 以下是学生自我陈述怎么写: 作为一名学生,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对自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清楚自身性格特点,做事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自认为是一位品行端正的学生,不做小偷小摸小恶之事。较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感同他人的感受,不愿为他人带来困扰,善于听取他人建议,改掉自身错误。同时善于观察人、事、物,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待人温和,不会经常发脾气,能够与各个性格的人相

2024-01-02 22:54:02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 教育部为了提供给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更多的机会,推出了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港澳台招生等多元化的招生计划。参与这些计划,自荐信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自荐信虽然在形式上与普通文章相似,但其核心在于指向性与实效性。自荐信的读者群是高校招生老师,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撰写自荐信,在招生过程中脱颖而出,从而更容易被高校接纳。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自荐信写作

2024-11-13 05:44:10
强基计划典型事迹怎么写
强基计划典型事迹怎么写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 强基计划个人陈述可以参考以下范文进行写作: 强基计划个人陈述范文一: 光阴似箭,高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回首三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的选拔,我首先感谢培育我的学校、社会及哺育我的父母。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明辨是非,关怀国家大事,为使自我成为社会主义宏大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学习。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剧烈

2024-11-08 21:51:35
强基计划个性特长情况怎么写
强基计划个性特长情况怎么写

强基计划个性特长情况怎么写 强基计划个性特长情况要围绕院校和专业来写。 比如你报考某校物理学,自身物理成绩不错,或是拿过物理竞赛奖项,或是课外参与过相关学习活动,那么你在介绍的时候这些就是你可以写的东西,展现出你在物理学方面兴趣浓厚,潜质突出,这就对审核考官的口味了。 或是报考生物学,写自己对各种动植物观察细致,或自己动手做昆虫标本等,那么就会让审核专家眼前一亮,可能会认为你确实

2024-10-13 19:31:09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个性特长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个性特长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个性特长怎么写 在撰写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个性特长时,考生需遵循四个关键步骤,以全面展现个人特质与目标。 首先,介绍个人基本信息,简述自己是谁,有何独特经历,但需注意避免过多涉及家庭背景,以免影响评价公平性。 其次,聚焦兴趣与特长。这些兴趣与特长应广泛涵盖科技、文艺、运动等多方面,同时需与申请院校及专业的匹配度高。举例而言,若申请理工类院校或专业,应在个人陈述中着重展现数、

2024-11-03 00:56:48
我想问问强基计划怎么报名
我想问问强基计划怎么报名

我想问问强基计划怎么报名 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目标院校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报专业,并确认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各校简章均规定,考生只能报考一所试点高校,每位考生可以填报的专业数目则为1~4个不等。 具体到招生名额,根据招生专业的多少,各校为强基计划投放了从几十到200余个名额不等,分配到每个专业均为20~40人;也有高校仅拿出了一个专业“试水”,如中国

2024-10-16 13:09:34